著名演員涂們因食道癌去世|如何才能預防?發表時間:2021-12-14 14:58 ![]() 來源:微博截圖 食管癌是一種隱蔽又來勢洶洶的疾病。很多人早期根本沒有明顯癥狀,一直到感覺到吞咽困難才回去就診。而這個時候往往已經是晚期,存活率很低,5 年生存率不到 10%。 那么,如何預防食道癌? 除了遺傳、飲酒、吃腌制食品外,食道癌還有一個重要的風險因素——吃得太燙。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經過評估后認為:超過 65°C 的熱飲被列入了 2A 類致癌物名單,對人很可能致癌。 我們的口腔和食道表面,覆蓋著嬌嫩而脆弱的黏膜。 適宜的進食溫度是 10℃~40℃; 能耐受的高溫也只在 50℃~60℃; 超過 65℃ 便足以燙傷黏膜。 當然了,食管癌的發生和發展不是朝夕之事,偶爾的燙傷,食管還可以自我修復。 但是食管在長期反反復復「損傷 - 修復 - 損傷 - 修復」的過程中,不正常的「異型性」細胞會越來越多。 長期吃燙食、喝熱飲,除了食管癌,還有可能有口腔癌、舌癌的風險。 不過,倒也不是說熱湯、熱茶、熱水就不能喝了,這份報告的重點是,希望大家改善一些不健康的習慣,再心急也別吃太燙了。 如何判斷食物是不是超過了 65℃? 讓我們做個小實驗:剛倒進杯子里的開水,測了下大約是 80℃;在室溫下放個幾分鐘,就會降到 65℃ 左右。而像火鍋這樣含油量較高的,溫度降得會稍微慢一點。 所以,把熱飲熱食稍微放一放、涼一涼,用嘴唇抿一抿、試一試,感覺不燙口一般就可以了。 轉發給你關心的人吧!少一點趁熱吃,預防食道癌,這個習慣一定要改過來! 策劃制作 策劃:jiu | 監制:Feidi 文章轉載自:丁香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