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 SPB系列
  • DKB系列
  • DKW系列
  • PETG專用設備
  • 三層高光專用
  • 醫療產品專用
  • 新產品系列
  • 配套設備
  • 模具

雙12你會給孩子買書嗎?

發表時間:2021-12-10 10:50

     沸沸揚揚的雙11過去了,接下來又迎來了商家的雙12,面對著琳瑯滿目的網購,教育人自然會在心底升起一個疑問——雙12,你會給孩子買書嗎?

     這個問題本身包含著三個子問題。一是面對物欲橫流的商品社會,作為家長的我們會主動把眼光和消費的支出來買書嗎?雖然說書的好處自然不用說,孩子們從一、二年級時就知道了高爾基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家長們也早就讀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但是每年到消費日的時候,花在家庭和孩子們上購書可能是少之又上。

     這些年說來也有一個怪異的現象,無論是雙11,還是雙12,他們從來沒有影響過我們家的購物習慣。尤其是我們這代人,像我和先生這樣不用的淘寶的可能真的很少了。而一種特定的有趣現象就是,反而在網上購書的情況越來越多了。一來現在的書店確實不能像網購一樣方便教育人來購書了,同時也有一個更為直接的原因是,有些人甚至是在書店根本就買不到的。

     有段時間,我在讀周國平系列和熊培云系列時,我去到書店找了又找,總是只能找到相應的一本或者兩本著作,讀來總覺得有一種不悵然不爽的感覺。更有甚者有一次要讀《人類起源的起源》時,在書店里也是看不到這本書的影子的。

    日子一長,就是我們家雯雯小妹妹一聽說拿快遞,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是我們家的書到了!新書一到,不管孩子們看得懂或者看不懂,她們都喜歡去翻上一翻。最有趣的是有一本《七堂極簡物理課》,兩姐妹都愛不釋手,當時博雅只有7歲,博雯妹妹才不到兩歲。

      雙11雙12大家之所以沒想到要買書,可能是覺得物質的東西比精神的東西看得更切實際,需求性更強。尤其是現在網絡電子化了。很多家庭都認為讀書,打開手機也可以讀呀。但是做過教育的人會深深知曉,讀紙質版的書與讀電子書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紙質版的書有一種自然的書香,同時也像是一種寂靜無聲的溝通與交流,那是透過文字神奇般的魔術效果一樣,可以拉近幾十年,甚至幾代人之間的共鳴。不然,為什么說,我們讀經典時,總是覺得有些詞句 ,越讀越有魅力,越咬文嚼字越有韻味呢?

      所以,當我心里再次有這樣的想法時,我會更加堅定了,讀書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孩子在上小學前累積背誦了500多首唐詩宋詞,并且熟讀了《大學》、《中庸》、《論語》、《老子》、《孝經》、《弟三百千》《朱子家訓》《增廣閑文》……等等。錄制記錄文字達30多萬字剛開始一年級時似乎是看不出來讀了許多書的她與其它孩子太大的區別,只是不會像其它同齡孩子只喜歡看繪本;到二年級時,明顯的是孩子愿意讀一些文字版的有趣的書籍,同時不挑剔書籍,學校教材的《語文》中學版的《生物》高中版的《數學》,拿一本看一本,把四大名著的兒童版也是讀了個遍;現在是三年級了,開始涉獵的就更廣泛一些,有許多問不完的問題,所以以這個雙12期間,我又給她們姐妹倆買了一套《少兒百科》+《十萬個為什么》。

      于是乎,我給孩子們一起分享購買紙質書和和閱讀紙質書的時候,我們有了更多的鏈接和更多的親子溝通交流。就像這三本小書,博雅挑了《孫子兵法》,博雯選了《金剛經》,剩下的《資治通鑒》就自然是我的選擇了。孩子拿到了自己選中的書,出門也會隨身攜帶,同時確認可以三人互相交換閱讀時,那種交換的樂趣會自動地油然而生。

     雙11、雙12你會給孩子買書嗎?帶來的第三個子問題是“會”的問題。市面上的書籍是五花八門,到底買什么樣的書適合自己的孩子?是買老師推薦的書籍嗎?還是買目前書店里擺出最多的流行書?

      這種種疑問,說得最接地氣一點,還得從孩子自己的基礎入手。有些人推薦先讀繪本,有些人推薦先讀儒家經典,也有些人推薦是蒙臺梭利的自然觸摸式教育……縱觀這種種的教學法,我一路從99年開始《零歲方案》的摸索與實驗,才發現其實最關鍵還是要回到家庭為單位的個人自身,這種身教勝過言教的自然教育才是最好的適合培養孩子的途徑。

         只有把這個點找準了,才能給到真正適合孩子自己的。一個從來不讀書的父母,就是買再多、再好的經典繪本,孩子也還是很難感受到書中的“美”的情趣,就更難培養起孩子自然延伸的閱讀樂趣了。

       反觀之,如果孩子從小就具備一定的識字基礎,再加上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孩子就是開始不能完全讀懂,時日一長,也能出現我們老話所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的情況。

      殊不見,很多書香世家就有這樣的古訓——“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甚至乎大家族的族譜或者起名都有這樣的自然慣例。遠的不說,就是我們李家大家庭中,就有幾個叔叔是按這種方式來起大名的,一家里五個兒子,分別叫李業忠、李業厚….李業遠。

     我們常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在閱讀都說趣味閱讀,可是這個“趣”本身就含有一個“樂”在里面,只有“樂在其中”才會獲得有滋有味的“樂趣”了。

     所以,在雙12即將來臨之際,希望大家也會像我一樣從內心問一下自己——你會給孩子買書嗎?相信這一問,也會問出許多意想不到的樂趣來。